2018年4月2日下午三点半,外国语学院“南冥坛席”第三十八期学术沙龙在社科楼C-115如期举行。本期沙龙的主讲人为“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”讲座教授、来自澳门大学的徐杰教授,主题为“语法中弱特征[+处所]的激活过程与激活成分”,沙龙由徐贝贝博士主持。
首先,徐教授讲解了什么是弱特征——多数指人和指物的名词性成分都有一个固有的、来自词库的、表示处所的弱特征“[+L]”,而该项弱特征需要得到适当的激活才能顺利参与语法活动,发挥其潜在的语法效能。汉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存在系统性语法差异,因而其激活机制也存在差异。徐教授从框式介词现象、轻名词现象入手,结合实例为分析总结了这两组现象的共同点。框式介词现象、轻名词现象同为汉语具有类型学意义的特点,两组现象反映了汉语类语言跟英语类之间的系统性差异。两组现象中名词后成分在语义上均不负载重要信息,且名词和名词后成分之间不允许插入其他成分。
接着,徐教授指出英文为中性综合性语言,其激活方式为暗激活;现代汉语为高级分析性语言,其激活方式为明激活。他提出根据方位特征( [+L] )的有无和强弱,可以把名词短语区分为强( [+Ls] )、弱( [+Lw] )和无( [-L] )三类,这三类短语的处所特征分别是:不激自活、激方能活和激也不活;同时,他还一一举例讲解了它们的激活紧邻条件以及激活成分。从介词和方位词的多重功能角度出发,结合弱特征[+L]的激活,徐教授阐释了离析“框式介词”现象,论证了为什么现代汉语只有前置词,没有后置词,更没有框式介词;现代汉语的方位词是激活弱语法特征[+Lw]的两类语法手段之一。
最后,为证明语法弱特需激活这一语言现象的普遍性,徐教授以疑问代词的焦点特征[+F]为例,指出但是在某些方言中,它是个弱特征,需要激活才能发挥作用。
在交流环节,师生们就弱特征的分类基准是否与音节有关,是否存在过度、“is”与“在”的关系、“这里”和“那里”指向性问题、两组现象是否需要排除“之”的可能性等问题与徐教授展开了热烈的探讨。徐教授对师生们提出的问题都一一耐心解答。
沙龙现场学术气息浓厚,徐教授幽默风趣的讲解让在场的师生都受益匪浅;他分享的做学问的两点宝贵经验:把复杂讲简单以及去探寻简单现象背后的深意,令在座的同学醍醐灌顶,恍然大悟。本期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,请大家共同期待第三十九期学术沙龙的精彩开讲。
2017级英语语言文学张靖
徐杰教授在讲座中
余兴未尽